众所周知,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,也是父母心中的宝,父母对孩子的爱永远无私不求回报,希望把一切美好都给孩子,非常宠爱。
但宠爱过了头,就是溺爱(指惯着孩子,妨碍孩子独立发展)。
随着视频平台的火爆发展,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关于熊孩子的新闻,比如有车停放在车库被孩子划伤,家长却反过来骂车主。也有孩子想要景区的花,家长不顾一切为孩子摘下。
殊不知,养好一个孩子,需要全家人乃至学校共同努力。可是养废一个人,却简单太多,只需要无底线的爱,就可以将孩子扼杀于无形之中!
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称:
溺爱孩子其实是一种温柔的陷阱,表面是在爱孩子,实质上是父母一步步将孩子带领到自己新手挖掘的陷阱里,被溺爱长大的孩子,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权利,也失去了长大成人的机会。
01
溺爱让孩子失去自理能力
前不久,网上有个新闻。
有个21岁的留学生,他从小接受的就是“不放手式”教育。
他上初中才和母亲分床睡,读高中了还是母亲帮自己洗内衣内裤。平常只要是父母能做的事情,都会帮他做好。
等他长大了,别的同学可以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,他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做,连衣服都不会叠。
去美国留学的前半年,因为不会做饭,父母担心他吃不好,竟然把饭菜做好后冷藏起来邮寄过去。
有一次上烹饪课,为了不在同学面前丢面子,他谎称自己会做很多中国菜。同学们都很感兴趣,他只好硬着头皮答应同学们来家里做客。走投无路的他只好在下午(国内凌晨)打视频电话向母亲救助。
不出所料,爱子心切的母亲,不顾自己工作一天的辛苦,深夜拍视频教儿子做菜。
男孩终于在母亲的指导下,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份菜。
吃饭的时候,外国朋友无意间问到,中国和美国的时差是多少?
男孩才恍然大悟,中国和美国的时差是12小时,他向母亲询问番茄炒蛋怎么做的时候,正是中国的凌晨4点20分。
即使是深夜,父母仍毫不犹豫起床,母亲下厨做菜,父亲用手机录制视频。
男孩拿起手机,才发现母亲的留言:“味道怎么样?”
男孩和新朋友玩的开心,却忽略了彻夜未睡的父母还在苦苦等待。
很多人被这则视频感动了,因为视频里的故事真实的发生在许多人的身边,但感动过后,希望大家想一想,你希望你的孩子在二十岁的年纪,半夜三更给你打电话,问你番茄炒蛋是先放蛋还是先放番茄吗?
你应该为孩子依赖你而感动,还是为他连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没有而悲哀?
生活本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,如果你活得格外轻松顺遂,一定是有人替你承担了你该承担的重量。
如果我们真的足够爱孩子,就应该学会慢慢放手,让孩子学会自理自立,让他们适应成长,适应社会。
我有个朋友,一个网红民宿的老板娘,也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,老公是部队的军官,家庭条件特别优越。
可是他们却从不溺爱孩子,经常在她的朋友圈看到这些情形:
今天帮忙做家务了、明天帮父母洗脚了;
今天去乡下帮爷爷奶奶劳动了、明天去某个养老院做义工了;
就这样我们看着她儿子慢慢长大,阳光孝顺又帅气,最终还考上了名校。
父母现在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,让孩子没有一点生活自理能力,将来孩子只有吃不完的苦。
总有一天,我们都会明白:曾经为孩子做的代劳,都是把孩子养废的毒药。
02
溺爱让孩子永远长不大
故事:奶奶使劲宠娃,要啥都给买,7岁男孩“长不大”
我老家有个男孩叫丁小灰,时常听婆婆在电话里跟我说他家的事情。这个丁小灰今年7岁了,但他的性格跟个4岁的孩子一样,特别任性,想要什么就必须有什么,不然就哭闹没完。按理说,7岁的孩子早就该懂事了,可小灰的表现就跟幼儿期的孩子一样,特别不成熟。
原来,小灰从小跟奶奶一起生活,从2岁就被送到了奶奶家里,由奶奶照料他长大。奶奶很心疼孙子,担心孙子没有爸妈的陪伴会不开心,所以平时经常带娃去逛超市。只要是孙子喜欢的玩具,不管多贵,奶奶都咬牙给他买。奶奶溺爱孙子达到了极限,每个月3000多元的退休金都会花个精光。
可后来,孩子长大了,被爸妈接回家养育。爸妈几年没跟儿子朝夕相处,出于弥补的想法,俩人对小灰也是百依百顺。然而渐渐地,爸妈发觉孩子特别难带,只要小灰稍不如意,就会耍脾气。
比如,饭菜不合胃口了,小灰不止不动筷子,还会使劲地摔盘子。最严重的是,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,会命令爸妈做事情,小灰很爱指挥爸妈给他拿碗筷,并不是很孝顺。平时,小灰还很懒惰,特爱赖床和打游戏。小灰喜欢穿着品牌衣服,花钱大手大脚。
谁家有这样的男孩,简直就是个“活祖宗”,爸妈哪能受得了!这样的孩子说不听又打不得,让爸妈很头疼。连邻居外人看了,都一致认为,这个儿子养废了!我婆婆更是跟我说:“这个丁小灰基本养废了,幸亏咱们两个孙子好好的,还是儿媳妇会教育孩子呀!”
我在电话的这儿嘴角勾勾了,确实男孩要教育好,不能太宠,不然真的给养废了。
03
剧情映照真实生活
宠爱过了头,就是溺爱(指惯着孩子,妨碍孩子独立发展)。
01电视剧《浪子回头》里的杜枯荣,本质善良。可从小被奶奶过于宠爱,导致他变得自私,任性,做人做事我行我素,只能他让别人不开心,别人如果有让他不开心,他会立马展开报复。
杜枯荣的母亲,也说过他,这样做太不好,将来闹出了事怎么办?但他就觉得自己家在苏州是首富,背后有奶奶撑腰,但凡能用钱解决的问题,都不是问题。
为了办泳装派对,他把家里太祖爷爷留下的酱缸都给砸了,杜枯荣母亲说了他几句,遭到奶奶指责,还表示支持孙子砸酱缸,厂里还有十几坛,只要孙子高兴就行。
私下里,又教导杜枯荣的母亲不要对他那样。大家可以感受下杜枯荣奶奶说的话:荣儿是我的孙子,五代单传,我绝不让他受一丝一毫的委屈。
虽然杜枯荣在苏州很豪横,但他自己的任性妄为,最终还是闯了大祸,被冤入狱。
02杜枯荣都享受奶奶什么样的照顾?杜枯荣是男孩,不仅是五代单传,更是家中独子,其地位都超过他母亲,可以说,在家里,除了奶奶的话有绝对的威慑力,排在第一,他则就是排在第二,所以,他的性格很狂傲,经常强迫下人做自己不喜欢的事,只为寻开心。
奶奶对孙子杜枯荣照顾,不外乎这几点:
1.过分满足他提出的无理要求
2.公然袒护杜枯荣
3.给予家里所有资源的特殊照顾
4.他在外面犯的错,都由奶奶出面善后
5.舍不得让他劳动,任由挥霍玩乐
凡事要有个度,反观杜枯荣奶奶对他的宠爱,已经到了没有度的地步,在家把他当成宝一样,小心捧着,生怕掉下来摔碎,可是他却不知感恩,不知轻重的一而再、再而三的给家里制造麻烦,真是让人恨铁不成钢。
03在溺爱中长大的杜枯荣,是现代很多孩子的写实。《浪子回头》只不过是电视剧,很多家长都说剧情是编的,都是导演故意这么写的,但有一点不可否认,那就是杜枯荣的性格,其实就是现代很多孩子的写实。
因为,现代很多家庭,都是独生子女,有条件的才会想要二胎,如果第一胎就是个男孩,那么基本上便不会再要了,全家人会围着这个男孩的“需求”转。
有位教育专家说过,毁掉一个孩子的做法就是:他要什么就给什么!事实上也的确如此,家里人过分溺爱孩子,他要什么给什么,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,会让孩子逐渐失去「独立」的能力。
孩子长大后,遇到什么事,不是想着先自我思考,寻求解决办法,而是想着这事太麻烦,我不解决了,告诉父母让父母解决就行了,跟踢皮球一样,没有一点责任跟担当。
04
溺爱中的懒人
如果不能养儿到老,那就及早让儿自立!
在河南有一个被称为“中国头号懒人”名叫杨锁的少年,23岁时就被活活饿死了。
杨锁虽出生在农村,但父母心疼他,从来不让他干农活,直到他8岁,父亲还舍不得让他走路,用担子挑着他送他去上学。上学期间,他因上课被老师批评,父母不跟他沟通,反而找老师理论。
后来,父母为了不让他受委屈,直接让他辍学在家。他在家什么也不用干,每天就是躺在床上睡觉,就连吃饭都是父母喂的。
在他13岁那年,父亲因过度劳累患病去世。母亲一个人照顾他感觉力不从心,希望他帮忙分担家务,可他什么也不会也不愿意干,没过多久,母亲也因劳累过度去世。
长大后,他也出去找过工作,在酒店、建筑队都试过,但做不了一天就坚持不下去,嫌苦又嫌累。
后来,他索性不去工作了,每天就待在屋子里面,连衣服都懒得洗,上厕所都嫌麻烦,直接到屋子里解决,然后用泥土盖上。
村民们觉得他可怜,给他送些肉和菜,放臭了他都不会做来吃。饿到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,他就去饭店讨饭吃。后来,他可能是真的太懒了,懒得连乞讨都不愿做了,在他23岁时就被饿死了。
这就是父母溺爱孩子的后果,苦了父母,其实也是害了孩子。孩子的认知,都是来源于生活实践。
儿童心理学家让·皮亚杰说:“儿童早期的认知来自生活实践。”
一个在生活中什么都不用管的孩子,他的认知是不全的。意大利教育学家玛丽亚·蒙台梭利也建议父母排除危险外,允许孩子自由探索环境。
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,有助于孩子的自我探索能力。如果父母包办孩子的一切,孩子便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,也失去了探索世界的能力。
05
工作都需要父母安排的巨婴
我有一个法国朋友是一间公司总经理。有一天秘书来报,某同事的妈妈来了,在外面等。
在法国,有同事的直系亲属不请自来,基本都是因为本人发生意外。他吓得冷汗就出来了,停了手头所有的工作,让人事部经理陪老太太进来。
老太太进来的时候,目测看着神态平和。他松了口气,估计事故并没有造成特别大的伤害。
大家坐定,老太太开始说:“谢谢公司给囡囡这个机会。我家囡囡从小就是听话的好孩子,德智体美样样一流。初升高中,考大学,后来的研究生,都是自己考的,不需要家庭帮助。去年九月份入职公司,虽然工资不高,但是每个月都还能省出钱来孝敬家里……”
我朋友不会讲中文,靠翻译一句一句翻。翻了3分钟,老太太一直在唠家常。他看了看人事经理,人事都是人精,马上接上去问:“阿姨,请问你今天来,有什么问题呢?”
老太太说:“哦哦,今天来有两件事,第一呢,我家囡囡也来你们公司八个月了,一直没有涨工资。可是根据她的学历和能力,我和她爸爸认为公司应该给她涨工资。另外呢,她们部门的主管,已经怀孕了,再过几个月要休产假了,我们觉得囡囡比较合适这个位置……”
“WHAT???”
看到老板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,人事经理主动站起来说:“阿姨,这个问题归我管,我来给你谈。”
老太太走到门口又停下说:“如果是个国有公司,依照我们的人脉,总找得到关系。但是你们是个外国公司,我们实在是找不来。这才顶着我的老脸,斗胆跟总经理来求个情。真是很不好意思打扰您,但是你知道我家囡囡,从小就优秀,单纯,内向,脸皮薄,这些话都张不开口的,从小到大,都是总是吃亏的……”
人事经理和助理一左一右的搀着老太太,半拖半拉的把她请出办公室。
这是一件如假包换的真事。听起来也许有点夸张,但是正如老太太自己说的,外企他们找不到关系,才冒冒失失的闯到这里。但凡能找关系的地方,三姑六婆的关系早就用上,何苦抛头露面的跑到公司里?
公司本来计划送囡囡小姐去法国培训,进一步培养的。我朋友换掉了她的名字。
工作能力可以培养,工作态度可以教育,但是连涨工资,都要自己的妈妈来说的人,我们能够期望她担当什么呢?
没有责任感的人,不适合做项目性工作。
06
宠儿多不幸 娇儿难成才
考门夫人的《荒漠甘泉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:
她看到有一只已经羽化的蝴蝶要从茧上面的小孔钻出来,然而挣扎了很长时间还没有成功。她觉得蝴蝶很可怜,于是把孔割大让蝴蝶出来。
结果,蝴蝶死了。
原来,蝴蝶正是在破茧而出的挣扎中,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挤到翅膀里,从而化作一只可以自由飞舞的蝴蝶。
人的成长也是这样。没有人在人生过程中不经受挫折,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,孩子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,不知道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规则,无法独立的融入社会。
溺爱不仅帮不了孩子,反而会伤害他,让他走更多的弯路。
世界上最真挚的情感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爱,但是我们作为父母必须明白:宠儿多不幸,娇儿难成才。
父母给子女最好的爱莫过于是让孩子独立、自主、有爱、有才。
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说:“一切都给孩子,牺牲一切,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,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。”其实这也是父母给自己最可怕的礼物。
小时候被父母溺爱的孩子,长大后实际上就成了人们现在常说的“巨婴”。他们虽然从身体方面看已经长大成人,但是在心理和性格层面还是一个没有长大的“婴儿”。
这样的人,对于家庭和社会来说,都是一种负担。
所以,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,一定不可以溺爱,一定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,慢慢放手,让孩子有自我成长、经受锻炼的足够机会。
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起航培训网看到的,谢谢!
注意:起航培训网只是架起培训机构与学员之间的一道桥梁,帮助培训机构找学员,帮助学员找培训机构的平台,不产生金钱交易,如果你有资金往来,请及时通过电话与对方联系,调查清楚,确认无误在选择,否则造成你的损失,由自己承担,本平台概不负责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