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受,现在的孩子内心太脆弱了,说不得、骂不得、打不得。
生活中,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情景:
孩子玩积木游戏,因为积木歪到了,就生气再也不玩了;
和小朋友玩游戏,比赛输了就耍赖、输不起;
遇到不顺的事情就会焦虑、发脾气……
前段时间,深圳知名财经博主宋清辉的儿子,疑似因被老师批评之后的第二天,坠楼身亡。
还有之前的天津13岁网瘾少年张潇艺跳楼自杀,留下一纸遗书:
我是个垃圾,真正的垃圾,一个什么都干不好的垃圾。
怎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“玻璃心”了?
同样是挨批评,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够长进,而有的孩子却受不了想不开想自尽?
如何才能培养一个心理阳光,不怕挫折的孩子呢?
01
孩子要跳楼,爸爸说,“你才没这个胆。”
在央视播出的家庭情感教育纪录片《镜子》中,有很多这样令人血脉偾张的场景。
问题少年和问题家长之间的拼命撕扯,反映了很多家庭亲子关系的现状,也让人看到了隐藏在家庭教育中的伤口。
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》显示,2020年,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24.6%。每4个学生中,就有1个可能有过自杀的念头,这还仅仅是检出部分。
孩子出了问题,本该是对家长的当头一棒,但这一棒,总打偏了。叛逆行为,并没有换来父母的回应或反思,家长们想的是:
“我也是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,几十年都过来了,不也好好的吗?为什么现在的孩子,就打不得,骂不得,说不得?”
父母们看到的是孩子有问题,孩子太脆弱……
但问题不被发觉时,才是最危险的,我们必须警惕,隐藏在“强势”教育下的真正“脆弱”。
02
近年来,因被父母打骂出现各种问题,甚至走上极端的孩子不在少数。
浙江的11岁男孩小波因为玩了半小时手机,被母亲大骂“不争气”,还被罚在院子里跪了2个小时。
结果小波毅然决然地留下一封信离家出走了。
今年暑假,哈尔滨一名15岁的男孩,因为与母亲拌嘴一气之下跳楼轻生,幸好卡在阳台上,被邻居和消防人员及时救下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
还有去年武汉那个14岁的男孩,因为在学校玩扑克,被他妈妈在学校走廊里当众指责、扇耳光。
2分钟之后,他爬上旁边的栏杆,从五楼纵身一跃,永远的失去了生命......
很多人都说,现在的孩子太脆弱、太玻璃心了。
别说动手打了,就连骂上两句都容易崩溃,不是抑郁就是要死要活的。
可是记得我们80、90后小时候那会,犯错误了,也会被父母拉过来揍一顿。
虽然简单粗暴,但也确实管用。
每次都是跟小伙伴出去疯玩一圈,一直到饭点才回家,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后,就啥事都没有了。
为什么同样是挨打挨骂,两代人的差距,却如此之大呢?
我想,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
马斯洛有个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,一共分为五层。
下面的两层分别是是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。
记得我小时候一有空就跟着父母去地里干农活,然后晚上全家兴致勃勃地一路唱着歌回家。
每天最期待的就是今天晚饭是什么,我要吃的饱饱的。
那个时候的孩子,只要有家回、不饿肚子就很快乐、很满足了。
而现在的孩子生在一个物质生活丰盈,不愁吃饱穿暖的年代,一出生就基本满足了这两种需求。
所以他们开始往上面三层寻找更多的需求,比如爱与自由,比如尊重,比如自我价值的实现。
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不能轻易打骂的根本原因。
因为他们的世界已经彻底变了,他们早已不满足于物质需求,更多的是考虑精神层面的追求。
03
故事的主人公,是17岁的吴献强。
从小调皮叛逆的他,最不缺父母的打骂和数落。
邻居家的孩子学习好,父母就拿来做对比,指责他不好好学别人,怪他不争气。
和别人发生冲突,父母问都不问原因,就认定是他的错,回家就打。
就连写作业,父母能轻声细语陪弟弟完成,对他,却是稍有不对就各种指责。
父母的整天批评,让他内心积攒了无数不满。
渐渐地,他封闭自己的内心,不再跟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,而是把专注力全放在手机上。
早上起床,躲在被窝里玩手机;在家无聊,呆在厕所回信息。
一天跑好几趟厕所,晚上刷手机刷到深夜。
如此一来,父母更加按捺不住了,只要有机会,就逮住他不停讲道理。
见他手机一响就拿起来,爸爸干脆下死命令:让朋友别再发信息过来。
当着家里弟弟的面,父母更是一个劲埋汰他,拿他老玩手机说事。
妈妈想单独好好和他聊,不承想张口闭口全是嫌弃他懒惰、不思进取。
看似大家说的话都是为了他好,他却实在听不下去了,眼里攒满了泪水,猛地起身,飞奔到顶楼想一跃而下……
有谁,能读懂他内心的愤怒和绝望?
有些批评,根本无法使孩子进步,反倒分分钟把孩子逼上绝路
04
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打不得,骂不得,说不得?因为时代已经变了。
过去,普通人的职业选择不多,爸爸是老师,儿子也只知道“当个老师还不错”;大人说什么,孩子就听什么,所有认知,无非来自书本和身边的人。
视野是窄的,价值观也趋于统一。
但现在,孩子即便足不出户,也能了解大千世界。
他们对新奇事物好奇,知道更多好玩有趣的事,了解更多职业选择,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,对事物理解更多元……
父母和孩子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,这时候,如果不试着沟通、了解,只想简单粗暴地让对方接受自己的建议,这能行吗?
“新时代”是父母们最大的挑战!
面对孩子,面对未来,我们必须有清晰的认知,才能有强大的内心。
1、对未来多些了解,才知道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。
人工智能时代会成什么样,家长并不关心,但如果说,人工智能技术未来会威胁孩子,相信很多人会在意。
据专家们预测,未来10-20年里,人工智能将在各领域大面积使用。近一半以上职业将被取代,尤其是重复性劳作和简单脑力、体力劳动的工作。
也就是说,未来孩子将与“机器”竞争,仅仅掌握知识、拥有技巧,远远不够,人真正的优势是“创造力”。
郝景芳曾说:“在一个多元化、多样化的未来职业环境中,任何一个方向的个性化发展都有可能成功,最怕的就是毫无个性的平庸。”
在她看来,孩子即便喜欢娱乐行业,也可以发展娱乐创意,这不是缺点,而是天赋。
我们千万不要鄙薄孩子的任何发展选择,更不要因“对唯一正确的过度强调,对循规蹈矩的过度认可,对错误探索的过度批评”阻碍了孩子的创造力。
2、对孩子多些了解,才能透过纷繁的现象抓住教育的本质。
这篇文章并不是劝父母“算了、不用管、别在意”,而是希望父母能静下来,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多些了解。
抓住教育的本质,才能不伤害孩子,不走冤枉路。
孩子的学习,应该在自我探索的阅读中。
很多家长强调学习,却不重视阅读。
基础知识的学习确实重要,但当脱离了丰富的背景知识,就会像脱了肉的骨头一样,抽象、乏味、难啃,孩子即便学会,也不会运用。
大量丰富的阅读,是对知识学习最好的支撑。
父母们给孩子多报班,守着孩子多做题,不如鼓励孩子多阅读。让孩子在书中感受世界的大、知识的高、智慧的深,见识伟大的人,哪怕是闲书,都是有益的自我探索。
在书中泡大的孩子,学习才是自驱的、深入的、可持续的。
孩子的成长,应该在自我掌控的生活中。
孩子是在生活的琐碎中不知不觉长大的。
买菜、做饭、散步、玩耍、运动、比赛……父母如果能在生活的细碎场景里,与孩子深入交谈,倾听想法,讨论事情的前因后果,孩子是不会跑偏的。
孩子经常思考、提问、交流、决策,其思维能力、表达能力、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。
当孩子有能力解决生活的小事,才能有信心面对人生中的大事;当遇到重大抉择时,才能更主动地为自己负责。
纪伯伦在一首诗中说:
“你的孩子,不是你的孩子……他的灵魂,是住在“明日”的宅中,那是你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。你可以努力模仿他,却不能使他来像你。”
我们的孩子,是属于未来的孩子,是“留不住”的。
想要守护孩子,不如跟随孩子,做面向未来的父母!
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起航培训网看到的,谢谢!
注意:起航培训网只是架起培训机构与学员之间的一道桥梁,帮助培训机构找学员,帮助学员找培训机构的平台,不产生金钱交易,如果你有资金往来,请及时通过电话与对方联系,调查清楚,确认无误在选择,否则造成你的损失,由自己承担,本平台概不负责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