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起航培训网!
荆门
切换分站
QQ:1879460140
课程分类
    教育需要安静,教师需要理想,孩子需要时间
    2022-11-05发布, 次浏览 收藏 置顶 举报
教育需要安静,教师需要理想,孩子需要时间
  • 区域:
  • 上课班制:随到随学
  • 课程类型:普通课程
  • 网报价格:电询    课程原价:电询
  • 咨询热线:13526641985
  • 课程详情
  • 机构简介
  • 地图信息
  • 网上报名



吴非老师曾在一篇文章里写道:

有老师问,我在《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》中为什么反复强调“常识”?很简单,我是教师,背离教学常识,就误人子弟。

我说过,我天分不高,遵守常识让我的教学少犯了错误,仅此而已。教育界的浮躁之风经久不息,反常识甚嚣尘上,几成气候;强调守本分,或许能让那些恪守常识的老师安心教学。

一所安静的学校,一间安静的教室,一名心情平静的教师和一群能自由思想的学生,是我对教育的期待。

其实很多教育名家都曾提出相同的期待。张克运老师也不例外。

他曾说:“凡事站在不同的角度,结论可能会不一样。教育就是这样,人们众说纷纭。站在个人的角度,我认为这个观点是成立的。但是,对任何事物,人们总有一些共识。”

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阅读一下张克运老师的文章,愿与大家共同探讨!

教育这个话题,如今被人们谈论到无以复加的地步。

各种理论,各类说辞繁多,一些个案或让人激动,或让人痛心,这就是今天有关教育的声音喧嚣不止的原因。

事实上,教育究竟需要什么,我们是需要沉静下来思考一番的。

从普遍意义上讲,教育或许需要这些:

1

教育需要成绩

这是教育的一个必经之路。全世界的教育一定都有成绩的影子。这既是办学的需要,又是人自身的需要,还是社会的需要。

然而,无论我们做出多大努力,哪怕使出四海八荒之力,成绩也不见得提高时,怎么办?一些人靠成绩成才,还有很多人靠其他因素成才,这些都是事实。

因此,这个时候我们必须退出来,拐一个弯或者换一条路走,千万别走入死胡同。

除成绩以外,我们的教育还需要很多有价值的东西。

2

教育需要安静一点

让教育安静一点是一个共识。但是,要真正做到安静是不容易的。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。

一是学校教育自身总是希望有些彩头让大家都知道。

比如宣传自己学校的升学率、学霸,其实搞这些彩头很多是向着利益而去的,即便向着教育而去,也只是向着教育利益而去的附属品。

二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过度检查考核、不当干预。

政府办学,接受一些检查和考核是必要的,纳税人的钱可不能花得不明不白,花了没效果更不行,这就需要检查、督查和考核。但如果过度,就又走偏了路子。

三是媒体和社会参与过度。

全社会都来参与教育本身是好事情,但有些人却唯恐天下不乱,见风就是雨,以讹传讹,搞得教育杯弓蛇影甚至人人自危。

这就需要办学者有定力、有能力、有智慧去应对。

如何应对呢?坚守教育底线,遵循教育规律,知道应把学校带向何方,把学校的教育做成什么样子。如果人云亦云,那就麻烦了。

教育的安静,大多来自办学者鲜明的教育思想、不断的总结反思和忠贞不渝的热爱。

3

教育需要理想

人类社会也总是在人们的理想中向着美好未来不断前行的。教育也一样。

多一些理想,就可以少一点儿斤斤计较;多一些理想,就可能减少抱怨和马虎了事。

其实,我们今天的教育,技术和能力都差不到哪里去,可能差得多的就是教育的理想,尤其是对教育的热爱和坚守的缺失,这是今天教育最大的问题所在。

所谓职业倦怠,职业愿景、工作积极性消怠,哪个不是因为缺失教育理想?

人一旦没了理想,就会短视、焦躁、功利;人没有了理想,就变得无生机、无力量、无所谓。

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理想呢?从事教育,一定要有某种想象、某种期盼,把这种想象和期盼有机地融合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去,持之以恒,坚定地走下去。

比如,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,只是花期不同而已;比如,教育终究是美好的,只是过程艰难而已;再比如,教育好孩子,就是一种人生修行……这都可以算是教育的理想。

有了理想,才能抵达真正的目的地。

4

教育需要守望

叶圣陶说,教育像农业一样。

这句话描述出教育的整个生态。农业是怎样的呢?辛勤耕作,播撒种子,细心呵护,该浇水浇水,该施肥施肥,然后静静守望,丰收自来。

育人跟种庄稼何其相似!只要我们辛勤工作,细心呵护,按照教育规律来,可能剩下的就是等待和守望了。

你着急也好,生气也罢,孩子的成长总是以他自己的姿态缓慢而坚实地进行着,没有人可以阻挡。

教育有了守望,教育的存在才更有意义,生活的价值便更真切,我们心灵的诗意和远方才会如约而至。

如今教育的问题出现在哪里?教育的核心问题不是出在我们的术,不是出在我们学生的能力,不是出在改革,不是出在技术层面,原来我们的教育缺乏灵魂的东西。

我可以说这么一句话,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,“灵魂”跟不上了。

1. 教育非他,乃心灵的转向:引导孩子转向爱、善、智慧

那么我们现在能不能不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,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是不是灵魂出了问题。

柏拉图说过一句话“教育非他,乃心灵的转向”,那么我请问转向哪?往哪转?引导孩子转向分数、转向才能、转向才干、转向本事?都不是。

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,写了一本书《教育就是解放心灵》。解放心灵,按柏拉图的语境来说心灵究竟应该转向哪里?我研究的结果是转向爱、转向善、转向智慧。

你学过哲学,在西方哲学里面“爱智慧”就是哲学,那我加一个善,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有爱、善、智慧这三样东西,你说这个人今后差一点技术、差一点才能,又能差到哪里去呢?

而恰恰这个东西是我们全世界的普适价值,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忘了。

2. 教育就像养花一样,一边养一边看,一边静待花开

人生就应该是一个“慢”的艺术,教育亦如此。我的一位学生的女儿,当年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带到我家里来看望我。

她说:“老师,你看我的孩子不爱吃饭,瘦小,黄毛丫头,怎么办啊老师?”

我说:“你这孩子多少岁?”

“10岁。”

我说:“才10岁你着什么急啊。”

“她学习成绩也不行,吃饭也不行,比同龄人都要矮一头,怎么得了?”

我说:“你形象不错,自己的孩子会差多少呢,你不要着急,太在乎这个东西没用, 养人要慢慢来,你着急她也不会长,拔苗敢拔吗?”

2014年,高考结束以后,志愿都填报完了,录取通知书来了,她带着一个亭亭玉立、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子来,说:“叫师爷爷。这就是当年那个黄毛丫头。”

我说:“你看你当年是不是很着急?孩子几年工夫,长得比你还高,比你还漂亮,这次还考了一个好大学。”

她说:“当时我真的着急,现在还是觉得很自豪的。”

我从这个例子当中深刻地体会到教育就是“慢”的艺术,什么叫教育?教育就像养花一样,一边养一边看,一边静待花开。

3. 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

第一,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方法,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;

第二,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指向。

不要以为你的孩子现在喜欢画画、喜欢弹钢琴,他今后就一定是个艺术家,可能他今后从事的工作和这个一点关系都没有,他有无限可能性。

看一个孩子成绩不行就开始下结论,说这孩子今后是擦皮鞋的或者将来没有出息,哪有这样的教育呢?

4. 教育必须基于3个原则:中庸、可能和适当

教育怎么做呢?这个问题也是教育的哲学思辨。没有分数(检验)的教育是不成立的,只谈分数的教育肯定是有缺陷的,这就是哲学。

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哲学家是怎么看待教育的,最经典的亚里士多德的原话“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,中庸、可能和适当”。

中庸,用孔子的话说就是“去其两端,取其中而用之”,总之不偏左不移右、不偏下不偏上,守中为上。

我个人认为中庸才是人生乃至做教育的最好的哲学,就是说我们做教育不要太过头了,也不要不够,就这么简单。

什么叫过头?现在我们就做过头了,在技术层面上不断地改,改得我们老师都不知道怎么上课了,领导也不知道怎么布置工作了。

学校教育成了这样子就是过了头,忘记了还有教育规律,还有教育自身内在的东西。

第二个,“可能”是指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未来具有一切可能性,现在他所学的,甚至他的才能,他的分数,不能代表他今后能做什么,会做什么。但是他现在又必须要分数,所以他又必须要勤奋学习。我个人认为这些都不能丢,这样才能够确保未来的可能性存在。

所以这里面有个适当,“适当”实际上是我们的教育的方式方法一定要符合规律,要适合孩子。

不要看到邻居家的孩子琴棋书画什么都学,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。

你是博士,说博士的儿子就要比别人学得多一些,这样思考问题就错了,不适合他的学了没用, 一定要学这个孩子内心喜欢的东西。

5. 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,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

我们的教育还是应该回到像孔子说的,孟子说的,包括蒙田说的,“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,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。”

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西塞罗,他说“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,而非适应现实”。

你看我们现在做教育都是为了适应外界,很多同学因为要去适应社会,结果就把社会最乱的东西学会了,我们学校教的主流价值全部忘了,所以就是必须要丰富内心。

简单地说,学习或者教育对学生本身来说最核心的应该是为己的,不是为别人学的,不是为父母学的,而是为丰富自己学的,这才是真正的教育。

作者 | 张克运,教育部国培专家,具有18年中学校长经历

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起航培训网看到的,谢谢!

注意:起航培训网只是架起培训机构与学员之间的一道桥梁,帮助培训机构找学员,帮助学员找培训机构的平台,不产生金钱交易,如果你有资金往来,请及时通过电话与对方联系,调查清楚,确认无误在选择,否则造成你的损失,由自己承担,本平台概不负责,谢谢!

李锋教育集团由国内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李锋老师2005年创办,下设李锋教育集团河南基地、心理咨询中心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、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和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中心。

十年风雨,十年耕耘,李锋教育一直秉承着“厚德精诚力行博爱”的企业理念,致力于研究如何帮助8--18周岁青少年矫正网瘾、早恋、叛逆、自卑自闭、奢侈消费、厌学逃学、离家出走、打架斗殴、亲情冷漠自理能力差等不良行为习惯,探索出了一条科学、系统、实用的特色教育之路,先后帮助了3000多名青少年改正了不良习惯,走出了思想误区,脱离了心理阴影,成为真正的“阳光少年”,同时也挽救了近万个破碎家庭,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,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

应时代的呼唤,资深青少年教育专家李锋先生以“挽救一个孩子,拯救一个家庭,和谐一个社会”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,投身到了困惑孩子教育的事业洪流中去。站在素质教育这个巨人的肩膀上,依托深厚的黄河文化底蕴、理念优势和人才优势,在深化改革特色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的基础上,增设家庭教育指导中心,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等,进一步为广大家长朋友们解决青少年教育及家庭教育困惑。

李锋教育河南基地环境优美,空气清新,远离市区,坐落于郑州新密市。学校占地20余亩,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,400平方米食堂及大型室内外活动场所,校舍可容纳学生300余人。设有心理咨询室、家庭教育指导室、亲子沟通室、多媒体教室、心理测量室、感统认知室、音乐放松室、心理图书、情绪宣泄室、团体活动室、美术兴趣班、音乐兴趣班、娱乐活动室、文化课一对一补习室、运动操场等。

根据青少年各类叛逆行为的严重程度和实际矫正需求,老师与学生同吃、同住、同学习、同训练,切实保证学生在校的各种行为不脱离老师视线。在日常生活中,老师从点滴细微处关心和关爱学生,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,随时和学生交流、谈心。

目前,我校为加强个性化少年的教育质量,摒弃了同行业中那些药物治疗、电击疗法、野蛮训练、打骂体罚等恶劣行为,打破了军事化管理代替常规教学的教育理念,取众家所长,避同行业之短,采取真正的少年军校教育式特色,坚持心与心的交流,情与情的感化,用爱心为孩子铸就一个健康的心理,用行动为孩子重塑一个美好的未来。

办学以来,先后有2000多名青少年改正了不良习惯,走出了思想误区,脱离了心理阴影,成为真正的“阳光少年”,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。我校先后被有关部门评为“全国教书育人先进单位”“全国荣誉示范单位”“河南特殊教育贡献奖”“青少年成长教育示范基地”等。湖南卫视、南京卫视、山西卫视、河南卫视、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、民生频道、郑州电视台、大河报、东方今报、郑州晚报等多家媒体对我校教育模式争相报道。

机构档案

    未上传身份证认证 未上传身份证认证

    未上传办学许可认证 未上传办学许可认证

© 起航培训网 粤ICP备16022947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