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起航培训网!
承德
切换分站
QQ:1879460140
课程分类
    从沉迷游戏到名校,爱玩孩子的父母背后到底是如何给自己赋能的!
    2022-12-07发布, 次浏览 收藏 置顶 举报
从沉迷游戏到名校,爱玩孩子的父母背后到底是如何给自己赋能的!
  • 区域:
  • 上课班制:随到随学
  • 课程类型:普通课程
  • 网报价格:电询    课程原价:电询
  • 咨询热线:13526641985
  • 课程详情
  • 机构简介
  • 地图信息
  • 网上报名



前几天,参加一位同事儿子的婚礼。开席前,孩子们都觉得无聊。纷纷问家长要手机,玩得不亦乐乎。

那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:孩子们坐成一圈,低着头。

和许多同事,朋友交流,现在大多数孩子都玩游戏,无论是成绩优秀的还是成绩差点的,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!男生更甚一点。

而大多数家长,对孩子们玩游戏都是忧心忡忡。

一开始,我也是视游戏为洪水勐兽,反对孩子玩游戏。一是害怕孩子沉迷游戏,同时也怕电子产品影响孩子的视力。

但是后来看到一则新闻,讲到北京四中的一学霸,也是游戏高手。有言论说,爱玩游戏的孩子,头脑一般也比较聪明。

毕竟孩子能否和游戏“和谐共处”,主要责任还是在于家长,在于家庭教育。

近日,看到两则关于家长管教孩子打游戏的新闻。

与以往家长和孩子因为游戏冲突不断的故事不同,这两个家庭都采用了“反向教育”。

新闻一:11月23日,湖北武汉一名三年级小男孩沉迷游戏,跟老师商讨要求“休学”。父母得知后将计就计,让孩子“休学”一周专门打游戏。目前得知孩子已于第六天回归网课。

新闻二:11月12日,广东深圳,刘先生回家发现儿子玩了8小时手机没写作业,惩罚孩子跪80分钟,自己陪着孩子一起罚跪。

孩子沉迷游戏,一直是家庭教育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。在一些家长的认知里,一直把游戏本身当成问题的原罪,他们采用直接断绝使用电子产品的方式。

但是,现代社会已经离不开电子产品,对孩子也是如此。他们既有上网课的需求,也有电子社交需求,这就决定了我们无法给孩子一个隔绝网络游戏的物理环境。

沉迷网络游戏这一问题,也不仅仅是培养孩子自律就能解决的,孩子能否与游戏“和谐共处”,需要父母的耐心陪伴和正确引导。

01

游戏不是“洪水勐兽”

关键在于防沉迷

四十年前,人们惊唿武侠小说会毁掉下一代;

三十年前,人们称流行音乐会毁掉下一代;

二十年前,人们批评电视节目会毁掉下一代;

十年前,人们说互联网会毁掉下一代;

可是反观自身,我们真的被毁掉了吗?并没有。

然而现在,人们又开始担心游戏会毁掉下一代······

游戏的发展,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娱乐体验。很多孩子通过游戏可以适当放松身心、发泄压力、调节情绪,在某些策略型游戏中还可以学习团队合作、解决问题。

没有游戏,或许有一部分孩子会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,更孤单、无助,觉得现实生活无意义。

孩子今天不沉迷游戏,可能明天又会沉迷别的东西,这是防不胜防的。

如今的孩子,都是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一代,未来的发展趋势,也必然离不开网络、科技方面的内容,想让孩子一点不接触网络和游戏,是不现实的,也不利于孩子将来的发展。

但是,过度游戏必然是对孩子有弊无利的。我们要解决的,不是游戏本身,而是“沉迷”,把握一个度的问题,并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与管理,与游戏“和谐共处”。

面对孩子游戏成瘾,首先不应该是责怪孩子、责备游戏,而是冷静地思考孩子为什么那么喜欢游戏,他从游戏中可以获得什么。

游戏里最主要的设计就是及时反馈、奖励机制,孩子在一次次的任务中不断升级、获得奖励,可以得到成就感、满足感、自信心;

有些孩子,身边的同学朋友都在玩游戏,孩子从游戏中和同龄人一起组队“作战”,寻找一种认同感,满足社交需求。

观察发现,那些家长注重陪伴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兴趣爱好的家庭,孩子很少会沉迷游戏。

更多的是农村地区的孩子和留守儿童群体,以及家长因为各种原因缺少陪伴和教育的孩子,更容易沉迷游戏。

因此,比起对游戏“严防死守”,家长更需要从这些方面出发,从小正确地引导孩子、给他足够的关心和陪伴,才能从根本上让孩子学会平衡好生活、学习与游戏的关系,从思想认知和行为控制方面,都更加成熟。

02

家长应该怎么做?

01

从小培养好习惯

2019年广西高考考生杨晨煜取得英语数学双满分、总分730分的破纪录成绩。微博上网友们纷纷感叹: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?

记者采访这位考生的妈妈,问及教育方法时,妈妈回答:

“孩子肯定要从小培养,所有的习惯必须在他没有自主思考的能力时,全部帮他打好。监督孩子养成好习惯的过程非常痛苦,你得时时刻刻监督、留意他。

这个过程,家长也要自律,而不能像现在很多人那样,把孩子丢一边玩手机。”

好习惯是孩子将来自律的基础。

身边许多同事、朋友的孩子,都没有玩手机、看电视的习惯,最多偶尔用平板玩玩游戏,到了规定时间,也就很干脆地交给爸爸妈妈。

他们的孩子,几乎都是从小培养起了良好的习惯。

首先,从小开始,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。1、2岁开始,每天给孩子讲故事、一起阅读绘本。

孩子上学了,每天安排好学习计划,并监督孩子认真执行,辅导孩子功课,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。

孩子6岁前,尽量少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。

6岁后,树立规则,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。

孩子每天生活规律,做事情有条理有计划,习惯好了,慢慢地就能学会自我控制,知道自己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,不会一直迷恋游戏。

02

给孩子充分的关心与陪伴

越是孤单、沮丧,在现实生活中缺少归属感、成就感的孩子,越是容易沉迷游戏。

因此,孩子越小的时候,家长越要给孩子足够时间的陪伴和亲子互动。孩子会建立起稳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,内心充盈。

比如周末和假期带孩子去公园散步、图书馆看书、户外运动、参观博物馆,到各地旅游等。

多和孩子交流沟通,关注他的情绪和感受,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连接。亲子关系好,孩子的被爱、被关注、被肯定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,就不会那么依赖网络世界。

03

给孩子创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

保证孩子有一个充实丰富的生活很重要。很多孩子除了学习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,自然会对游戏充满兴趣。

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天赋和喜好,给孩子报一到两个兴趣班,培养兴趣爱好,让孩子可以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。

除了学习,课余时间可以学习几项运动,打打球、学学轮滑、骑自行车、游游泳;可以去公园散步,亲近大自然;听音乐、读书、涂鸦、和小猫小狗玩玩······

当现实生活有足够多有意思的事情可做,孩子能够在不同的事情中获得成就感,就不会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游戏上。

04

以身作则,做好榜样

许多家长自己手机不离手、打游戏追剧,却责怪孩子不该玩游戏,这样的教育是缺乏说服力的。

父母的言行,家庭氛围,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行为习惯。

家长爱读书、求知、自律,大概率会培养出同样自律的孩子;

而父母成天热衷于玩手机、看电视,孩子自然也更容易对游戏感兴趣,甚至上瘾。

因此,家长要提高对自己的要求,给孩子做好榜样,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。

诚然,对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问题,需要社会的监督、游戏公司加强防沉迷机制的设计、家长做好引导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。

但归根结底,关键还是在于家长,负起责任,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教育。

作者:钱志亮

编辑:顾军责任编辑:樊丽萍

来源:中国教育报、钱志亮工作室  图丨本报资料图片,摄影:张伊辰等

着名作家杨绛说:

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,学习的自觉性,培养人的上进心,引导人们好学,和不断完善自己。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,让他们潜移默化。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,言传不如身教。”

家长的一言一行对于孩子来说都有着巨大的影响,而一个家庭的氛围决定了孩子拥有怎样的性格以及兴趣爱好。

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起航培训网看到的,谢谢!

注意:起航培训网只是架起培训机构与学员之间的一道桥梁,帮助培训机构找学员,帮助学员找培训机构的平台,不产生金钱交易,如果你有资金往来,请及时通过电话与对方联系,调查清楚,确认无误在选择,否则造成你的损失,由自己承担,本平台概不负责,谢谢!

李锋教育集团由国内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李锋老师2005年创办,下设李锋教育集团河南基地、心理咨询中心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、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和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中心。

十年风雨,十年耕耘,李锋教育一直秉承着“厚德精诚力行博爱”的企业理念,致力于研究如何帮助8--18周岁青少年矫正网瘾、早恋、叛逆、自卑自闭、奢侈消费、厌学逃学、离家出走、打架斗殴、亲情冷漠自理能力差等不良行为习惯,探索出了一条科学、系统、实用的特色教育之路,先后帮助了3000多名青少年改正了不良习惯,走出了思想误区,脱离了心理阴影,成为真正的“阳光少年”,同时也挽救了近万个破碎家庭,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,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

应时代的呼唤,资深青少年教育专家李锋先生以“挽救一个孩子,拯救一个家庭,和谐一个社会”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,投身到了困惑孩子教育的事业洪流中去。站在素质教育这个巨人的肩膀上,依托深厚的黄河文化底蕴、理念优势和人才优势,在深化改革特色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的基础上,增设家庭教育指导中心,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等,进一步为广大家长朋友们解决青少年教育及家庭教育困惑。

李锋教育河南基地环境优美,空气清新,远离市区,坐落于郑州新密市。学校占地20余亩,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,400平方米食堂及大型室内外活动场所,校舍可容纳学生300余人。设有心理咨询室、家庭教育指导室、亲子沟通室、多媒体教室、心理测量室、感统认知室、音乐放松室、心理图书、情绪宣泄室、团体活动室、美术兴趣班、音乐兴趣班、娱乐活动室、文化课一对一补习室、运动操场等。

根据青少年各类叛逆行为的严重程度和实际矫正需求,老师与学生同吃、同住、同学习、同训练,切实保证学生在校的各种行为不脱离老师视线。在日常生活中,老师从点滴细微处关心和关爱学生,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,随时和学生交流、谈心。

目前,我校为加强个性化少年的教育质量,摒弃了同行业中那些药物治疗、电击疗法、野蛮训练、打骂体罚等恶劣行为,打破了军事化管理代替常规教学的教育理念,取众家所长,避同行业之短,采取真正的少年军校教育式特色,坚持心与心的交流,情与情的感化,用爱心为孩子铸就一个健康的心理,用行动为孩子重塑一个美好的未来。

办学以来,先后有2000多名青少年改正了不良习惯,走出了思想误区,脱离了心理阴影,成为真正的“阳光少年”,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。我校先后被有关部门评为“全国教书育人先进单位”“全国荣誉示范单位”“河南特殊教育贡献奖”“青少年成长教育示范基地”等。湖南卫视、南京卫视、山西卫视、河南卫视、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、民生频道、郑州电视台、大河报、东方今报、郑州晚报等多家媒体对我校教育模式争相报道。

机构档案

    未上传身份证认证 未上传身份证认证

    未上传办学许可认证 未上传办学许可认证

© 起航培训网 粤ICP备16022947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