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机构级别:新手上路
- 信用等级:
咨询热线:13526641985
资料认证
未通过身份证认证
未通过办学许可认证
- 学校浏览人次:次
- 加盟时间:2020年10月25日
留宿儿童长大后有什么不一样?
每日励志一句:一时的挫折往往可以通过不屈的搏击,变成学问及见识。
儿子:
突破自己内容:“最大的目标:突破自己、表现自己,人际交往,克服困难上的障碍。最想进行的改变:克服困难、表现自己、人际交往。最大障碍:对困难的恐惧,对坚持的畏惧,对劳累的讨厌,对嘲笑的害怕,对他人的不理解,不够自信,不够全力以赴,没有良好的理解、沟通与包容”。爸妈想说的是,你所担忧的障碍,是任何一个人都有的心理困惑,能对自己清晰的分析写出来,这就是进步,按照《不完美才美》第二部《情绪决定命运》中写的“任何一种情绪,都在为你的人生保驾护航;情绪没有好坏,只有失控的时候才不好。因此,上述的恐惧、畏惧、讨厌等等并不可怕,是人的默认状态,尤其是在没什么事做、左思右想的时候,更容易没事找事自己吓自己,所以,应对的最有效方法是:行动起来去做事,转移注意力!书中还介绍了两种方法,一是现实暴露疗法:条件允许的话,把自己置身于真实发生痛苦的场景中,慢慢去靠近,逐步消除恐惧,比如害怕蜘蛛,不去碰它,由远及近的继续看,时间长了,就能兴奋地体验到不再害怕的自由;二是想象暴露疗法:通过回忆再次回到痛苦的场景中去,并且扩大糟糕的结果去想象,当一次又一次的在想象中看到自己害怕的景象时,就像看恐怖电影,第一次很害怕,看几十次就没有什么感觉了。
《不完美才美》,以及第二部《情绪决定命运》非常值得一读。
另外:今天下午你分享的视频:我记得当时初三和高一时间吧,当时时间紧吧,自己觉得时间挺紧的,每天都是跑着去吃饭跑着回来,说实话跑到那儿吃饭来回三分钟,吃顿饭三十秒,想想当时不知道自己怎么过来的,有时候也觉得自己挺厉害的,后来有好多同学,刚开始有的开玩笑,后来可能有人带点恶意吧,有可能没带恶意吧,说的太多更过分的,心里就在意了,到最后虽然没有放弃这个习惯吧,但心里压力一直变大,后来也是某种意义在家自闭的原因之一吧,后来想想其实没必要。第一,他们是怎么想的我不清楚我没有必要把他们想的那么坏,第二,不要管他们,他们爱怎么说怎么说吧,撑天他们说我没有什么用吧,他们说我烦了我去找找老师,也就这样而已,现在想想,真的是很可笑的经历而已,没啥事,也没有什么意义,爱说说去吧,就一点事而已,我想吃快就吃快,我想吃慢就吃慢,我活得舒服,关你们什么事,反正我抢到饭了,他们都得饿肚子。”
父母就此分享给你谈几点想法:
一是你能坦然的在同学面前分享之前的行为习惯,以及因此给自己带来的影响,说明思想上放下包袱,愿意结合自身去说、敢说。
二是当初跑步被同学嘲笑的事,在轻松幽默的话语中放下了,其实这就是敢于面对,不再是逃避和对抗的表现。
三是想提醒你怎么去面对,如果自己的行为确实有点不合时宜,引起同学的嘲笑,这也不是坏事,而是提醒咱需要调整行为方式了,改变可以改变的,比如,整个大环境里没有跑步去吃饭的,那么咱们可以改变一下这个行为(其实适当的跑步也没有什么,一中里面也有人跑着、打闹着、追赶着去吃饭接受不能改变的,如果自己适当方式跑步还有人嘲笑,那么就像你说的“爱说说去吧”,接受别人的没有意义的嘲笑这个现象。同时,对于你说的“他们说我烦了我去找找老师”,爸妈想表达一个观点,不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如欺凌,原则上应该运用自己所学到的和经过练习的方法,不逃避不对抗,自己直接面对去解决。
爱你的爸妈
2021年1月18日晚
教育心得:
中国人大多有自谦的习惯,不会在人前夸奖孩子,反倒自谦的批评自家孩子,放大孩子的缺点,平日里也是批评多过赞美。久而久之,孩子的自信心很难建立,反倒形成一种心理暗示,往你批评的方向越走越远,甚至变成自卑。人无完人,不能一味的鸡蛋缝里挑骨头,父母的评价对孩子的心理成长至关重要,要多学会欣赏孩子的发光点,不要吝惜赞美之词,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。